近日,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组织徐州籍学生组成的“重走脱贫之路,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徐州市睢宁县开展为期3天的实地调研学习。
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开展志愿服务
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第一站,实践团首先来到睢宁县岚山镇黄山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践团成员给黄山村15位留守儿童带来了书包和童话书,也为他们带来了期待的美术课与科学课。在实践团开设的美术课上,实践团成员考虑到孩子们性格内向,通过小游戏的方式逐步引导孩子们打开心扉,孩子们的父母大多数在外地打工,在实践团成员的启发指导下,孩子们通过绘画的方式,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最美的图画,通过志愿者的镜头向在外打工的父母表达思念和祝福。
图为实践队队员指导小朋友们绘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臧盼盼 摄
小科技撬动大梦想,实践团成员前期了解黄山村留守儿童科技类课学习资源有限的难题,主动结合工科专业特色,为留守儿童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科技课,通过讲解展示机器人点亮孩子们的科技梦想。在科技课上,志愿者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机器人原理与操作,当机器人开始“跳舞”时,孩子们目不转睛的看着机器人的动作。
图为小朋友们观看机器人表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月琪 摄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实践团成员根据前期沟通,为5位留守儿童开展为期三周的在线学业辅导。实践团与岚山镇团委就充分发挥岚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力量,开展常态化科普课堂志愿服务活动达成共识。助力乡村振兴,青年担当作为,实践团成员将持续聚集力量,关注留守儿童,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们及家长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月琪 摄
走访新型农村社区,调研宜居新农村
在岚山镇黄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大江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黄山村集中居住区盛世豪庭,王大江书记介绍到为改善居住条件、优化土地资源黄山村于2019年3月开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在黄山村农民集中居住区项目地,同学们实地感受到农村新型集中居住项目建设所带来人居环境的转变,王大江书记就实践团成员关心的房屋征收、土地流转、启动资金等问题做了交流答疑。王大江书记介绍到,当时黄山村农民集中居住区三个组第一天的拆迁协议签约率高达98.6%,展现出村民们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
在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高党村,实践团成员参观学习高党集中居住区情况,并开展专题访谈。高党村北依黄河故道,共有716户、2560人,2015年借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的契机,高党村新建220亩集中居住区,改善村庄面貌,提升村民居住水平。按照城镇理念规划并实施建设的高党村,绿化、路网、通信、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成为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区。高党村先后建设了村史馆、村文化墙、百姓大舞台等,努力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在高党村百姓大舞台,实践团成员观看到村民们正在练习自编自演的节目,一位李姓大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告诉实践团成员,环境变好了,精气神也上来了,不忙的时候会经常来到活动室排练自编自导的节目。高党村以集中居住撬动乡村改革发展,带动高党全面发展,走出了向规划点集中的“高党模式”。
图为睢宁县高党村党支部书记宋斌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高党村发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臧盼盼 摄
关注乡村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集中居住解决的不仅仅是人居环境问题,更有助于优化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三个村都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村民们在经济收入上基本形成“土地流转资金+合作社入股分红+家门口打工薪资”的多元收入格局。
高党村党支部书记宋斌认为农村集中居住不仅是农民居住形式物理集中,更应该是农村发展形式的提档升级。高党村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盘活土地资源,农民加入股份合作社,年终根据合作社收益进行分红。围绕土地资源利用,高党村形成了绿化旅游观光园、农场桃园、稻虾养殖示范区等多种产业发展形态。
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王集镇鲤鱼山庄实践团成员调研山庄产业发展。鲤鱼山庄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探索集体经营,把一家一户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手中,发挥土地效益,先后形成1500亩智慧梨园、300亩黄桃园,150亩百果园。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鲤鱼山庄着力打造乡愁民居示范点,积极整理挖掘鲤鱼孝义文化和红色革命故事,推动村级产业向文创农旅产业转变,并吸纳村民加入鲤鱼山庄文旅公司。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加入手工作坊,从事手工编织与剪纸工作,依靠传统工艺带动增收致富。在鲤鱼山庄的手工坊,正在编织牛头套的王大爷表示自己不仅找回了以前的手艺也能够用这门手艺增加收入,并欣然接受与实践团的合影。以集中居住为契机,鲤鱼山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乡村。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睢宁县鲤鱼山庄文旅公司负责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月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