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村民在稻鱼共生的梯田里欢庆丰收。
金秋如画,稻香鱼肥。9月27日至28日,第八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在浙江省青田县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促进乡村振兴协作网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联盟同期成立。来自全国各农遗所在地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代表、多位农遗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如何让古老厚重的中华农耕文化在乡村振兴的壮阔蓝图中焕发新生机、释放新活力。
讲好全球农遗中国故事
农民丰收节刚刚过去,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里依然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层层叠叠的梯田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金色的光芒,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肥硕的田鱼在稻田里欢快嬉戏。村里的男女老少忙着割谷收鱼,迎接“新米饭撞鼻头,红田鱼满盘头”的丰收喜悦。
以鱼肥田,以稻养鱼,稻鱼共生,这就是著名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它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已经延续1300多年,并以其依然活跃的生产功能和深厚的生态价值于2005年成功入选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自此,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快车道,目前已有15个项目成功入选,总数量居世界之首,成为点亮世界农业文明的璀璨明珠,也为全球生态农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建立预备资源储备制度、成立专门保护机构、完善监测评估机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启动“专家+遗产地深耕行动”……十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大大激发了各地对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地方积极开展“申遗”工作,无论是江南水乡、黄河故道,还是山地梯田、西北牧场,在波澜壮阔的美丽中国,一大批珍贵的农耕文化瑰宝拂去岁月的尘沙,以鲜活生动的姿态向世界讲述中国灿烂悠久的农耕故事。
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中国就是最早响应者、坚定支持者、成功实践者和重要推动者。通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举办高级别培训和开展区域研讨等活动,中国与来自90多个国家的约200名高级别官员和专家分享了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和遗产保护成效。
“在中国引领推动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日益成为农业多双边领域的重要议题,显著提高了国际社会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动农遗项目“结对子”的国家,推动福建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系统与法国勃艮第葡萄园、江苏兴化垛田农业系统与墨西哥城浮田系统等开展跨国农耕文明对话,分享经验、贡献智慧,在国际粮农治理体系传播中国声音、体现大国担当。
挖掘传统农业现代价值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中国数千年的游牧和农耕历史中沉淀出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的资源禀赋、生态智慧和文化价值至今仍对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为了未来的遗产。”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骆世明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为了单纯追求农业的高产,导致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品种流失、气候变化加剧等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农业未来的路在何方?国际共识是走生态农业之路。”
在骆世明看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中国传统农业思想与生态农业有内在的共性,“两者都基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农业实践,都重视维系宝贵的农业生物多样性,都尽力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而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等农遗项目,正是生态循环农业的代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观也是农业文化遗产宝库里的明珠。青田鱼灯舞、从江侗族大歌、哈尼四季生产调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遗产地熠熠生辉,稻作梯田、古香榧群、古桑树群、古枣园等乡村景观寄托了人们对美丽乡村、美丽生态的向往和追求。
正如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所言,“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的生物、技术、文化基因,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综合功能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遗产地在加大保护的同时,积极通过品牌打造、农旅结合等实现产业化梯度发展,彰显出农业文化遗产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
“我们坚持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将农遗价值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各领域。”青田县侨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锋波告诉记者,依托全球农遗金字招牌,青田一方面实施稻鱼产业品牌化发展,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生态和文化价值,打造农遗旅游文化园、农遗研学实践基地等,带动休闲农业、文化节庆、健康疗养、科普教育融合发展,打开了农遗价值转化通道。
“此次成立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促进乡村振兴协作网正是为了建立更加灵活多元的横向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紧密协作,加快推进遗产地形成乡村振兴特色样板。”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明说。
为响应协作网,青田县同时发起成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保护与发展联盟,旨在与其他遗产地形成合力,提升产业价值链,促进协同保护和发展。
确保农遗利益农民共享
当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传统农耕文化生存空间日渐萎缩、遗产地利益分享机制不均衡、遗产潜在价值挖掘不充分等困难和挑战,这成为与会专家代表讨论的热点。
“要平衡保护与发展两个重心,破坏性开发和冷冻式保存都是错误的倾向。”针对目前有的遗产地为满足城市拓展需求,挤压核心区空间的现象,隋鹏飞强调,各遗产地要坚守申遗承诺,确保核心区面积不能减、关键要素不能少。“要深挖遗产潜在价值,放大遗产品牌效应,促进产业融合度进一步提升。”
伴随城镇化加快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农遗文化的传承人也面临断层风险。
对此,闵庆文认为,城镇化是必然发展趋势,但如果遗产地产业发展好了,就一定会有“新农人”主动留下或从城市走向乡村。“世界上做得比较好的遗产地,都是通过提升周边多元生态制造大量就业机会,来吸引年轻人返乡的。”
会上有遗产地代表提出,为提高经济效益,能否改变遗产地传统耕作方式?或者转而培育高产新品种?
“把遗产地变成整齐划一的高产园、良种园,不利于维护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丢失了遗产地的内在核心价值。”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龙春林说,“传统品种可能产量偏低、卖相不好,但有抗虫、耐旱等很多优良特性,‘有小时候的味道’,应该在深挖文化内涵、提升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实现在保护中发展。”
关于如何看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利益分享问题,隋鹏飞特别强调:“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实践者,只有确保农民利益,才能守住农业文化遗产的根与魂,激发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内生动力。各遗产地要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小农户拓展增收空间。”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民几十代人、甚至几百代人留下来的,他们是真正的主体。不能只是政府、专家、企业在这儿忙着搞保护、搞开发,把农民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蔺惠芳说,“遗产地保护利用要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必须注重持续为农民提供生计,帮助农民真正认识到守护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增强认同感、参与感。”(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彭瑶 见习记者 姚雯祎)
编辑: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