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甸镇居民集中安置区鸟瞰图
五年,标注着发展的高度;
五年,丈量着发展的幅度。
回望“十三五”,海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江苏省委、南通市委一号文件精神以及各级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等风险挑战,千方百计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喜人态势。
粮茧生产再获丰收,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调优粮食品种布局,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119.53万亩,总产12.62亿斤,优质强筋小麦、优质食味稻种植占比达81.8%、 89.2%。实现稻麦单产连续十五年全省第一。全面启动扩桑三年行动,大力推广栽植草本桑。2020年投产桑园面积6.56万亩,全年养蚕13.94万张,蚕茧产值2.2亿元。
生猪生产恢复好于预期,“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认真落实生猪生产恢复扶持政策,加快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逐步恢复生猪产能。2020年饲养家禽3400万羽、山羊100万只。蔬菜产量稳中有增,2020年蔬菜播种面积26.56万亩,总产70万吨。特色水产生产快速发展。2020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07万吨,较“十二五”末增长6.1%,新增高效设施渔业3200亩,累计高效设施渔业面积达7.5万亩,特色水产品养殖比重达82.7%。
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走向纵深。强势推进项目农业建设。2020年全市开工亿元项目47个、竣工亿元项目31个,开工千万元项目数89个、竣工千万元项目77个。强化职业农民培训教育,成立职业农民培训指导站,2020年开展职业农民培训20场,培训2384人次;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示范农场9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家。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海安市春夏江淮文化生态休闲之旅二日游入选全省50条春夏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南通市稻米、蛋鸡、渔业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先后在海安召开。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提升行动,高质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水环境治理、农业废弃物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设计、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八项整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提前完成,在全省率先销号。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废弃物治理实现突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5%。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村级经济进一步增强。坚持标准不降、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四不”原则,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以产业就业扶贫、兜底扶贫等为重点,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底线,全面开展帮村帮户各项行动。被省列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县,全省6家。成立了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优化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摸排相对贫困人员7994户12488人。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所有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土地确权颁证,颁证率达99.1%。继续推进“百企联百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加快启动实施联建项目。全市已开展村企联建村有209个,联建率100%,已登记合作项目220个。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十四五”期间,海安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生态高效为主线,以现代科技为引领,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徐蓓 姜明)
[编辑: 许任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