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技术帮扶、科技合作等形式,下沉科技资源,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聚力技术攻关
推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
近日,笔者在南雅镇蛮洞村花椒种植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在对花椒地进行管护,有的除草,有的修枝整形,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去年我在花椒地里套种了甘薯,卖了5万多元;今年花椒树试挂果,收的花椒还卖了1万多元。”该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孟亮说,在开州区农业农村委的技术指导下,他在花椒地里套种甘薯,两样都获得了收成。
稻草覆盖秋马铃薯长势旺盛。新华社通讯员 余清英 摄
据开州区农业农村委主任扈月文介绍,开州区在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薯、高粱、油菜、花生和大豆等作物上累计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200余个,其中示范推广60余个,覆盖面积100余万亩。
不仅如此,开州区首次承担实施重庆市的贡米土壤、肥料、品种等一系列分析试验,开展了贡米增香相关研究;在油菜、大豆、高粱等作物上开展了油蔬两用、甘薯早春育壮苗、青贮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等一系列创新科技试验。
开州区突出抓好种业创新,围绕道地中药材、特色水果、绿色畜牧、生态渔业、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引进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加强岩水土鸡、野生大豆等地方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加快晚熟柑橘、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及新品种区域试验示范。
同时,开州区分类抓好技术推广。在种植业方面,重点推广高产优质、精准高效、轻简省工生产技术,构建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在畜禽养殖方面,重点推广饲料高效利用、养分精准供给和减排技术,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在渔业养殖方面,重点推广池塘养殖尾水循环利用、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渔业等绿色健康养殖技术。
搭建科技平台
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和镇白水村,绿油油的秧田里,水稻已进入灌浆期,村民苟有志告诉笔者,稻谷收割后他就开始种秋洋芋。
“前些年,我通过稻草覆盖种秋洋芋,每亩产4000多斤洋芋,有一年种了12亩,赚了5万多块钱。”苟有志说,今年,市级和区级的农技专家将他家的稻田作为示范基地,将用于稻草覆盖秋洋芋免耕栽培技术推广,令他很是期待。
淹水直播技术促秧苗长势旺盛。新华社通讯员 余清英 摄
扈月文介绍,开州区在重庆综合试验站的帮助下,引进2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马铃薯种植大户50亩以上的有20多户,全区马铃薯年产量达50万吨,产值达8亿元,种植户得到了实惠,农户看到了效果。
开州区全力搭建科技平台,由市农业农村委授牌、挂牌成立了重庆市粮食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开州综合试验站、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开州试验示范点、重庆市油料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开州综合试验站,对开州区粮油产业技术提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带动粮油技术高质量发展。
同时,开州区积极争取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推动产业技术“锻长板”,加快建设秦巴中药材种植博览(科创)园、春橙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创新要素集聚与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积极引进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创新型农业企业;加快建设微植物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三峡中医药研究院、农业基础大数据“一张图”,推动万达开共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推广机制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南雅镇大冲村种粮大户钱良军告诉笔者,今年该种植基地有部分秧田通过淹水直播,每亩节约种植成本200多元。
“市级和区级的农技专家到现场指导,这种水稻种植模式既轻松简单,又节约了成本,还免除了育秧、插秧等环节,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钱良军说。
据扈月文介绍,淹水直播减少用工量,每亩节省250元,这种节本增效的水稻生产方式将作为新型市场主体进行推广。今年已在赵家街道开竹村、中和镇新义村、南雅镇大冲村等地实现500亩水稻淹水直播示范种植,举办了现场观摩会进行学习,为全区大面积应用推广做好展示。
今年以来,开州区累计转化创新型科技成果10项以上,示范面积5万亩以上,预计成果转化新增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其中,区农业发展中心起草制定的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开州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已成为首个被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的重庆市地方标准。
与此同时,开州区加快建立以区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深化院地(企)、校地(企)合作。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制度,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开展品种更新、轻简栽培、精深加工等新技术集成推广。
近年来,开州区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打造1-2个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培优人才队伍,发挥重庆英才工作室、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作用,培养凝聚一批本土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育科技推广人才和农村致富带头人,鼓励“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建设一批“科技小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截至目前,全区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企业累计承担区级以上科技项目82项;“开县春橙”“开州金翠李”“开州木香”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制定特色水果(柑橘、青脆李)、道地中药材、再生稻、茶叶、蔬菜等地方标准6项;引进推广粮蔬、畜禽、中药材、水果等新品种100余个;推广柑橘“四挂一喷一涂一种”、智能水肥药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生猪“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等种养殖新技术、新模式9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