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华网河北频道推出“乡村振兴进行时”系列访谈,专访河北典型县(市、区)的主要负责人,介绍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经验和成效。本期邀请定州市委书记张涛,围绕休闲农业、美丽乡村等话题展开交流。
新华网:作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定州市在休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探索出哪些好的经验模式?
张涛:“农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赋能
近年来,定州市依托本土田园景观、特色产业、农业设施、农业文化等优质资源,创意开发、跨界融合,打造了一大批集农业休闲、农耕体验、特色民宿、康养服务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定州市农业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打造省级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区。以大辛庄镇、东亭镇、大鹿庄乡、留早镇、东旺镇等5个乡镇为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积极谋划推进森林小镇、东胜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打造集农业休闲、苗木花卉观赏、农产品采摘、康养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目前,示范区已建成面积约13万亩,成功举办了农民丰收节、中国(定州)苗木花卉园林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实现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品牌。插上“品牌之翼”,让定州休闲农业飞得更高、更远。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战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产品。打造定州苗木区域公用品牌13个,推行公用品牌与企业商标并行使用,培育出“黄家”“新宗”“兴莲”“廉坡台”“谷粮凤”等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农产品品牌。
大力推进“农业+”融合发展。依托3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园,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挖掘农业新业态,培育开发了一批影响力大、生态环境优、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示范片,形成了休闲农业品牌星罗棋布的良好发展态势。
新华网: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定州是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
张涛:既要环境优美,也要可持续绿色发展
定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积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底蕴深厚、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62万立方米,清理村内塘沟556处,清理残垣断壁或杂物8700余处,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1448个,打造了32万平方米高品质绿色景观带。
大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为示范带动,重点支持气、电、肥一体化利用项目发展,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选择地域相连、产业相似、特色相近、民俗相同的村庄组团提档升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精品片区,创建美丽庭院15万余个,精品庭院3万余个。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了所有建制村至少有1条安全可靠、顺畅通行农村客车的硬化路。
新华网: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定州将如何开启新征程,在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
张涛:从四个方面发力 加快定州乡村振兴步伐
定州是省直管市,也是农业大市。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坚决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保障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和肉菜蛋奶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4442户11304人口脱贫任务,省考连续三年获得“好”的等次。落实“四不摘” 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大力推进产业振兴行动。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入推进科技、绿色、质量、品牌“四个农业”建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高标准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领军品牌做大做强,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全覆盖,加快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投资5.3亿元在全省率先建成市乡村三级综合服务站,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党务政务服务、商品服务、社会公共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筑风貌“四大提升工程”,加快李亲顾、清风店、东亭、明月店、开元、高蓬、叮咛店等重点镇建设,打造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美、多种功能融合的美丽宜居乡村。
作者: 魏会博